欢迎来到鲁泽科技平台
问题答疑
首页
全部课程
学习中心
更多
首页
全部课程
学习中心
扫码下载Android
扫码打开微信小程序
教师登录
学生登录
首页
全部课程
学习中心
教师登录
学生登录
首页 - 课程列表 - 课程详情
返回
古代汉语与元典阅读
课程类型:
选修课
发布时间:
2023-02-20 14:21:16
主讲教师:
张鹏飞
课程来源:
湖北大学
建议学分:
0.00分
课程编码:
xtzx2072
课程介绍
课程目录
教师团队
第一章 緒論
1.1 古代漢語“體”與“用”
(12分钟)
1.2 古代漢語的沉澱與呈現:經史子集
(16分钟)
1.3 學習古代漢語的工具書與網絡資源
(19分钟)
第二章 古代漢語之文字:“六書”及古書用字
2.1 “六書”理論與漢字本義探求(一)象形
(13分钟)
2.2 “六書”理論與漢字本義探求(二)指事
(10分钟)
2.3 “六書”理論與漢字本義探求(三)會意
(11分钟)
2.4 “六書”理論與漢字本義探求(四)形聲
(16分钟)
2.5 古書用字現象(一)通假字
(14分钟)
2.6 古書用字現象(二)古今字
(14分钟)
2.7 古書用字現象(三)繁簡字、異體字
(15分钟)
第三章 恒久不變之至道:《論語》《孟子》選講
3.1 “君子”與人生修養:《論語》語錄講讀(一)
(20分钟)
3.2 “仁愛”與社會治理:《論語》語錄講讀(二)
(19分钟)
3.3 “忠恕”與做事待人:《論語》語錄講讀(三)
(18分钟)
3.4 “王道”思想與措施:《孟子•梁惠王上》講讀
(23分钟)
3.5 “人心”四端與修煉:孟子《公孫丑》《告子》選讀
(23分钟)
第四章 古代漢語之詞彙
4.1 古漢語詞彙特點:單音節詞為主及其指導閱讀的意義
(15分钟)
4.2 古漢語詞義系統:本義、基本義和引申義
(15分钟)
4.3 古漢語詞義引申理據:相似、相關與因果
(16分钟)
4.4 古漢語詞義引申方式:鏈條式和輻射式
(18分钟)
4.5 古代漢語詞義變遷:古今詞義異同
(15分钟)
第五章 屬辭比事以道義:《左傳》《戰國策》文章選講
5.1 歎為觀止第一篇:《左傳•鄭伯克段于鄢》講讀
(20分钟)
5.2 君君臣臣要守正:《左傳•晉靈公不君》講讀
(21分钟)
5.3 不戰而屈人之兵:《左傳•齊桓公伐楚》講讀
(20分钟)
5.4 推己及人好說服:《戰國策•觸龍說趙太后》講讀
(23分钟)
5.5 縱橫家的三寸舌:《戰國策•蘇秦始將連橫》講讀
(23分钟)
第六章 古代漢語之語法(一)詞法
6.1 古代漢語的連詞
(20分钟)
6.2 古代漢語的介詞
(19分钟)
6.3 古代漢語的使動用法
(14分钟)
6.4 古代漢語的意動用法
(13分钟)
6.5 名詞活用作狀語
(21分钟)
6.6 輔助性代詞:“者”和“所”
(18分钟)
第七章 百家爭鳴以治世:“先秦諸子”文章選講
7.1 被誤解兩千年的老聃:《老子•小國寡民》講讀
(18分钟)
7.2 沒有差等的普世之愛:《墨子•兼愛上》講讀
(16分钟)
7.3 人人夢想的生存狀態:《莊子•逍遙遊》講讀
(21分钟)
7.4 看看古人的世界觀:《荀子•天論》講讀
(17分钟)
7.5 二難推理的高高手:《韓非子•歷山之農者侵畔》講讀
(18分钟)
第八章 古代漢語之語法(二)句法
8.1 古代漢語判斷句
(19分钟)
8.2 古代漢語被動句
(15分钟)
8.3 賓語前置(一)敘述句中“之是斯”等複指提前的賓語
(14分钟)
8.4 賓語前置(二)否定句和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
(13分钟)
8.5 “之”取消句子獨立性
(13分钟)
8.6 古代漢語的省略表達
(15分钟)
第九章 恭儉莊敬以導行:《儀禮》《禮記》選講
9.1 “禮”是什麼:讓經典說“禮”
(21分钟)
9.2 怎樣操辦個人終身大事:《儀禮·士昏禮》講讀
(22分钟)
9.3 “禮”也是治世的法寶:《禮記·禮運》“大同”篇講讀
(24分钟)
9.4 中國古代學校教育專論:《禮記·學記》講讀
(23分钟)
9.5 修齊治平的思想和路徑:《禮記·大學》講讀
(25分钟)
第十章 古代漢語之語音
10.1 漢語的注音方式:從直音法到漢語拼音方案
(18分钟)
10.2 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(一)《廣韻》和中古韻母系統
(15分钟)
10.3 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(二)36字母及中古聲母系統
(13分钟)
10.4 秦漢時人的發音: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
(18分钟)
10.5 中古音知識應用:近體詩格律講解(上)
(17分钟)
10.6 中古音知識應用:近體詩格律講解(下)
(19分钟)
10.7 上古音知識應用:通假字識別與同源詞推求
(22分钟)
第十一章 現實浪漫兩枝花:《詩經》《楚辭》選講
11.1 后妃之徳風之始:《詩經·關雎》講讀
(17分钟)
11.2 兩情相悅思無邪:《詩經·靜女》講讀
(18分钟)
11.3 多識鳥獸草木名:《詩經·卷耳》講讀
(16分钟)
11.4 人世幾回傷往事:《詩經·黍離》講讀
(15分钟)
11.5 歌詩合為事而作:《詩經•黃鳥》講讀
(18分钟)
11.6 才多識遠,忠君憂國而命途多舛:《楚辭·離騷》講讀(一)
(26分钟)
11.7 上下求索,志潔行廉而知音難覓:《楚辭·離騷》講讀(二)
(23分钟)
11.8 俯仰之間,何去何從:《楚辭·卜居》講讀
(18分钟)
第十二章 古書句讀與訓詁注疏
12.1 怎樣標點古文:古書標點的要訣與實踐舉例
(16分钟)
12.2 中國特有的解釋學(一) 古書注解的體例
(14分钟)
12.3 中國特有的解釋學(二) 古書注解的內容
(18分钟)
12.4 中國特有的解釋學(三) 古書注解的方式
(14分钟)
第十三章 記事記言資借鑒:《史記》《漢書》文章選講
13.1 建國君民中華源: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講讀
(19分钟)
13.2 人生難得是知己:《史記·管鮑之交》講讀
(17分钟)
13.3 至情至性的書信: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講讀
(25分钟)
13.4 積貯貴粟安天下:《漢書•食貨志•論積貯疏》講讀
(19分钟)
13.5 三教九流通萬方:《漢書·藝文志·諸子略》講讀
(22分钟)
第十四章 古代文化文體常識
14.1 祖先傳下來的標誌(一):姓氏名字
(19分钟)
14.2 祖先傳下來的標誌(二):年號諡號廟號避諱
(23分钟)
14.3 今夕何夕(一):“七月流火”與古代天文
(22分钟)
14.4 今夕何夕(二):“秋水時至”與夏商周“三正”
(22分钟)
14.5 或韻或散:古代文體分類及主要文體特點
(25分钟)
14.6 修辭立誠:古文修辭格例說
(21分钟)
第十五章 觀天察地以知幾:甲骨金文與《周易》選講
15.1 天機或可測:甲骨卜辭選講
(17分钟)
15.2 青銅鑑往事:利簋銘文釋讀
(19分钟)
15.3 《周易》是何書:《周易·繫辭》講讀
(26分钟)
15.4 天行健人自强:《周易·乾卦》講讀
(19分钟)